欢迎来到云好人!
loading
免费发布信息
·昆山 [切换]

      希望之“火” “生”生不息 ——记江苏省道德模范、“希望老人”周火生

      2023-12-02 09:53:21发布,长期有效,72浏览
    • 收藏
    • 置顶  |
    • 举报  |
    • 区域:昆山
      • Q Q:867735559QQ在线交谈
      • 联系人:王苏杰
      • 电话:188****2223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
        • 云好人提醒您:本站只为传递好人好事,记录好人好事,歌颂好人好事,传递正能量,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,好人一生平安!本站旗下有《中国好人网》以及各县市《好人网》请记住我们!
    • 信息详情

    02月15日   

    2月14日上午8时30分,全国优秀教师、全国少儿先进工作者、第六届江苏省道德模范周火生因病去世,享年88岁。


    在昆山,他是家喻户晓的“希望老人”;在江苏,他是诚实守信的道德模范;在金寨,他是孩子们心心念念的“周爷爷”。在开展捐资助学的25年里,他踩着三轮车义卖图书,几乎跑遍昆山所有学校,先后100次前往安徽金寨参与助学行动,总行程超过12万公里,将1200余万元捐助“希望工程”,帮助1300多名学生重拾书本……


    得知周火生离世消息后,社会各界人士纷纷通过微信公众号、朋友圈转发他的善行义举,为“希望老人”送行。

    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是不应该有‘退休’的”


    周火生1934年出生在千灯镇的一个农民家庭,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退休前,他在千灯中心小学任教。那时,他就时常思考该如何在退休后发挥余热。在他看来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是不应该有‘退休’的。”


    1993年,一次偶然的机会,周火生在报纸上看到金寨“大眼睛”女孩苏明娟,照片题为“我要上学”,那眼神里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求,深深地震撼了老人。他当即立下志愿:要尽自己所能帮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。从此,便开始了自己的助学人生。



    1995年,退休后的周火生第一次走进金寨。他一路辗转南京、合肥、六安等地,经过57公里盘山公路的颠簸,最终抵达大别山区腹地金寨。当时,眼前的景象深深将他刺痛:每间教室仅有两盏可供照明的日光灯,连个像样的厕所也没有;没有标准的课桌,一张长凳坐了六七个孩子,小小的教室挤着70多名学生;下雨天,许多孩子回不了家,就饿着肚子接着上课……最让他痛惜的是,不少孩子迫于生计,读着读着就“消失”了,这让教了一辈子书的老人落泪了。




    金寨是我国第二大将军县,被誉为“将军的故乡”。在这片为了革命事业献出10万儿女、走出了59位共和国开国将军的红色土地上,儿童失学率竟高达30%。“绝不能让革命老区的孩子失学!”老人助学的信念愈发坚定。


    当时,周火生与老伴一个月的退休工资约400元,虽说不上富裕,但足够老两口的日常开销。“如果帮助失学孩子,这些钱显然是杯水车薪,我必须想尽办法多筹一些钱。”周火生在心中默默盘算。


    周火生筹钱的方法便是义卖图书。每周两次,他起早贪黑去上海文庙收购旧图书,再拉回昆山义卖。六折到七五折买进,八折卖出,平均每本书赚几毛钱。周火生就这样一点一点地“抠”,一滴一滴地“攒”。为了方便义卖,他狠下心花404元买了一辆三轮车,学车第一年就3次连人带车翻倒在田沟里,额头摔破不要紧,但书散了湿了或脏了,他却心疼不已。



    “一切都是为了孩子,时间会证明一切”


    从为人师表的老师,到走街串巷的“流动书贩”,起初,身份的转变让周火生有些许不适应,加之社会上一些闲言碎语,让他打起了“退堂鼓”。但他很快就释然了:“我卖书不是为了赚钱,一切都是为了孩子,时间会证明一切。”


    周火生为了资助希望工程,节衣缩食,对自己可以用“抠门”来形容:外出进书卖书,三两个冷馒头加一杯温开水就是一天的口粮;每次去金寨走访助学,他都尽可能挑选晚间时段出行,购买最便宜的火车票。有一次,他到达当地车站时接近凌晨一点,舍不得住旅馆的他就用随身携带的衣物盖着身子,倚着墙角坐到天亮,用省下来的15元住宿费给孩子们买了100支铅笔。


    周火生也有出手“阔绰”的时候:带着资助的孩子去饭店“开小灶”,给他们加强营养,每次他都会叫一桌子菜,关照孩子们要全部吃完。等孩子们吃完回学校了,他才悄悄去小店买一碗方便面。


    金寨希望小学的廖勇老师至今得第一次见到周火生的场景。“他穿着一件旧夹克衫,戴着一顶旧帽子,挎着一个旧布包。”廖勇说,那次他陪周火生去一所村小考察,走了七八公里山路,“当时我30岁,周老师63岁,我却跟不上他的步伐。”


    25年内,周火生的足迹遍布金寨的每一条羊肠小道,每次他都会去学校和孩子们的家里走一走。老伴林菊英曾说:“金寨的孩子就是他的命,他的魂早已被大山牵走了。”


    周火生的儿子周志刚曾经无法理解父亲的举动:“他捐了几十万,却从没给自己的孙子买过一根冰棍。”后来有一次,他陪父亲去了一趟金寨,临走时打算买点当地的特产,老板一听他的口音就说:“你是昆山来的吧?来金寨的昆山人,都是好人!”这让他感动不已,也开始渐渐理解父亲。



    “要让熊熊燃烧的‘希望之火’生生不息”


    为了一个承诺,周火生25年如一日,像骆驼一样把希望带进山里。昆山到金寨,往返1200多公里,近17小时的车程,几度春秋、几经寒暑,他始终奔走在这条助学的希望之路上。



    2016年,周火生患上了脑梗。2017年3月,老伴林菊英去世。2018年1月,他在义卖图书时突发疾病,后经紧急抢救才转危为安。接二连三的打击,并没有让周火生停下脚步。2018年5月,他与志愿者第100次来到金寨,将20余万元爱心物资交付当地,并走访结对帮扶了一批贫困学生。尽管年事已高,即使步履蹒跚,但他心中熊熊燃烧的“希望之火”从未熄灭。


    一个人带动一座城。周火生义举渐渐被人传诵,也唤醒了许多人潜伏于心中的爱心之火。2004年,“中国好人”吴卫林与周火生结识,并追随周火生来到金寨。在那里,他目睹了大山深处落后的教育,触动了他对于上学的“心结”,决定通过捐资助学的方式,让大山里的孩子替他实现梦想。“中国好人”侯振康受周火生影响,为大山里的贫困孩子捐资助学,送去急需的钱款和学习、生活用品,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昆山的暖暖情意。昆山社会各界也以多种形式为周火生发起的爱心事业“加油”:昆山商厦在商场门口设立捐款箱,引导顾客为希望工程献爱心;千灯邮局连续多年为周火生免费向金寨汇善款;昆山许多中小学积极参与“义卖图书”活动;大唐集团、麦氏集团等单位援建了当地多所希望小学……


    在周火生的资助和带动下,金寨16所希望小学面貌得到提升,1300多名学生得到资助,其中130多人考上大学,还有6名研究生、4名博士生。他把爱心火种从革命老区向外播撒,安徽、湖北、河南、青海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南、云南等10个省28个城市的贫困孩子被点亮希望。



    2012年12月,周火生被安徽省文明办评为“安徽好人”,是当选的12人中唯一一名外地人。他还先后被评为 “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” “感动中国候选人” “最美江苏教育人”等等。2016年,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《记住乡愁》栏目组专题采访了周火生,栏目组还专程制作了一期节目,支持他的“爱心长征”。

    斯人已去,精神长存。虽然“希望老人”已离我们而去,但他点燃的“希望之火”,必将永远燃烧!

    融媒体记者 | 巫晓亮

    供图 |  巫晓亮

    责任编辑 | 庄哲彦




    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《云好人》网站看到的,谢谢!请记住永久网址:http://www.yunhaoren.com

    首发网址:http://kunshan.yunhaoren.com/shanyanshanju/21835.html
    查看全部昆山道德模范信息
    发布一条昆山道德模范信息
    • 相关图片

    希望之“火” “生”生不息 ——记江苏省道德模范、“希望老人”周火生 希望之“火” “生”生不息 ——记江苏省道德模范、“希望老人”周火生 希望之“火” “生”生不息 ——记江苏省道德模范、“希望老人”周火生 希望之“火” “生”生不息 ——记江苏省道德模范、“希望老人”周火生 希望之“火” “生”生不息 ——记江苏省道德模范、“希望老人”周火生 希望之“火” “生”生不息 ——记江苏省道德模范、“希望老人”周火生 希望之“火” “生”生不息 ——记江苏省道德模范、“希望老人”周火生

    • 您可能感兴趣
    • 昆山新发布
    18861362223